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安排,为深入推进二级学院自评自建工作,展示各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历史学院
01
学院简介
历史学院是泰山学院设置最早的院系之一,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泰安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1999年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与泰安市四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院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泰山学院,2003年我院更名为历史系。2012年,更名为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8年,随着专业调整,更名为历史学院,后沿用至今。
历史学院下辖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两个专业,在校生572人。历史学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
学院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24人,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泰安市级拔尖人才1人。拥有山东省“黄大年式优秀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优势学科2个;省级精品课程群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
学院建有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区域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亚平宁与巴尔干半岛研究中心”、“中小学(中职)历史国家教材重点基地泰山学院研究分中心”,创办学术交流品牌“泰山讲堂”“海岱文博讲坛”与“博士沙龙与青年学者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坊”,基础教育研究与交流平台“三贤讲堂”。
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3项,厅级项目13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主持横向项目40余项。出版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38部(篇);荣获省级科研奖9项,市厅级10余项。
经过多年的发展,历史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5432”的特色育人培养体系。“5432”的育人培养体系即:“五立并举”德育养成体系,“四新共进”学科素养培育体系,“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二轮齐驱”跨专业发展体系。
“5432”育人培养体系
02
办学特色
特色一:传统文化育品德,构建“五立并举”德育养成体系
数千年来,在泰山及周边,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学院立足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立并举”德育养成体系。
(1)弘扬儒家文化承传统,立仁德。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理念融入课堂,深耕齐鲁大地,亲近传统节日,培养业从洙泗,乐教爱生的有仁青年。
(2)传承泰山文化敢担当,立义德。引领学生树立“扎根基层 服务乡邦 敢当有为”理念,做“下得去 扛得住 上得来”,投身基层支教、志愿服务西部、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田野调查,做胸怀梦想,敢于担当的有义青年。
(3)沐浴校园文化尊师教,立礼德。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举办乡射礼、乡饮酒礼、成年礼、拜师礼等文化活动,培养尊师重教,崇文礼德的有礼青年。
(4)开设文化活动育英才,立智德。开展主题升旗仪式,举办党史情景剧大赛、党史知识竞赛、文博讲解大赛、汉服茶道大赛、诗词大会等活动,启智润心,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有智青年。
(5)搭建学院平台重信念,立信德。学院利用各类平台,宣讲历史名人、革命先烈等英雄事迹,培养信仰有力,脚踏实地的有信青年。
特色二:科研反哺强素养,构建“四新共进”的学科素养培育体系
研究高深学问、培育优秀人才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学院坚持贯通科研与教学两条线,以科研引领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
(1)科研造就新师资。学院拥有现有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国家级研究与应用基地团队、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
(2)科研带来新知识。学科建设厚积薄发,近年来,学院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主持参与教育部、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7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7项。高水平成果的获得使得教师站在学术前沿,把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了知识更新速率。
(3)科研开发新课程。教师积极把主持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融入培养方案,开发新的课程。学院现有文博专业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5门,山东省精品课程群1个,省级联盟在线一流课程8门,出版教材4部。
(4)科研开阔新眼界。历史学院建构“泰山讲堂”“海岱文博讲坛”“三贤讲堂”为主体的讲座体系。“泰山讲堂”和“海岱文博讲坛”邀请学界知名教授前来讲学,目前“泰山讲堂”已经举办46期,“海岱文博讲坛”举办10期;“三贤讲堂”邀请中学历史骨干教师,目前已经举办5期。三类学术讲座让学生及时接收最新知识,亲近学术大家,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学术热情,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2024年历史学院举办了“近世中国的变与常”工作坊暨中国近代史系列讲座、“出土文献与区域历史文化”青年论坛、“中国元好问学会第十届年会暨辽金元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系列学术活动,不仅体现了历史学院在学术交流活动上的广度与深度,更彰显了历史学学科近年来建设的力度与成效。
特色三:多元实践锻技能,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长期以来,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理念陈旧、方法老套等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脱节”:即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脱节、科研与教学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对此,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1)教学实践强基础。教学实践包括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能力达标选拔比赛、讲课比赛等,以赛促练,以赛促强,推动学生实践、反思、创新。依托教学基地,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设计研习、新疆支教实习,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此外,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曲阜周公庙、泰山古建博物馆、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山东省博物馆、开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洛阳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等地,促进课堂知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科研实践助成长。科研实践包括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通过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现贯通培养。从学生入校起,就分配导师指导学生,贯穿学生本科培养整个阶段,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承担着“生活导师”“学业导师”和“人生导师”三重角色,从专业上熏陶、引导和指导学生,提高学生专业认知,以专题研究为抓手,以学术前沿为导向,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培养创新思维。此外,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3)社会实践促发展。社会实践包括第二课堂与田野实践。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学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服务学生成长需求,强化“第二课堂成绩单”思想政治引领功能,建立起可视化、可量化、可评价的成长评价体系。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寒暑假大批学生积极参与“青鸟计划”“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扎根基层,围绕爱国主义、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等,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脚板丈量民情,让社会实践成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将田野考古实习作为文博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近年来,自2022年开始,2018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开始进行大规模田野考古实践。先后组织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赴淄博市临淄崕付北墓地、青蓝府墓地、赵家徐姚遗址、东平县单楼遗址、淄博张店区高南遗址、临沂费县左城崖村西北遗址、临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等地进行考古实习。在实习中,同学们学习到了田野考古知识与技能,夯实了田野基本功,实现了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成了考古实践的训练目标。
特色四:新文科理念引领拓思维,构建“二轮齐驱”跨专业发展体系
历史是基础专业,文博是新兴专业,两者在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等方面,犹如车之两轮,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历史学院采取“大类招生 分类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核心地位,突出教师教育鲜明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设置“共同的课程 一起的实践”,借助泰山民俗文化博物馆资源,并在师资共享、课程共建、优势互补等方面,培养学生拥有“历史的文献功夫 文博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全面发展。
03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一、以评促建,以评促强
依托专业厚重积淀、优质资源和平台引领,不断奋进,促使专业层次迈上新台阶,内涵建设更为精炼,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落实“三化”举措,持续改进
强化基础教育研究,真正让科研与教学融会贯通;优化师资配置,完善课程体系,保证知识得到及时更新;深化校地合作,激活地方资源,让服务面向更加精准。
三、完善育人体系,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以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契机,牢固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完善各类评价反馈机制,深化校地、校行协同合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强化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和应用型考古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